(湖南省)2017年衡山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2-02-23 20:31 作者:admin 字数: 字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7年3月28日在衡山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长  蒋  青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6年,全县上下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紧紧围绕县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效。一年来,我们实现了由后发赶超向图强进位的重大转变。全年实现GDP 149.75亿元,增长8.1%,增速位居七县(市)第二,完成财政总收入9.54亿元,增长10.2%,增速位居七县(市)第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7亿元,增长15.8%,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3亿元,增长11.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8171元、17681元,分别增长8.7%、8.2%。一年来,我们培育了一批增实力蓄势能的产业主体。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9家,园区综合排名进入全省40强。三十亩以上种粮大户发展到1050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5家、家庭农场35家。新发展市场主体1383户,完成“个转企”234户。新引进总投资过千万元项目24个,其中总投资过亿元项目8个。一年来,我们推进了一批打基础立长远的工程项目。南马线完成提质改造全线通车,开云大道加紧建设,紫巾路实现开工,湘江二级航道及停泊区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垃圾压缩中转站重新选址并开工建设,体育馆建设加快推进。新建和拓宽农村公路201.2公里,改造危桥3座、渡口码头3个。完成44个村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智慧衡山·光网乡村”行动全面完成年度任务。一年来,我们突破了一批补短板促发展的瓶颈制约。潭农商村镇银行挂牌运营。31家企业单位获得银信贷款9.8亿元。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4.6亿元、国省预算内资金1.2亿元。四大投融资公司融资9.87亿元。新增耕地1629亩,批回项目建设用地16个、1965亩,实现国土收入4亿元。一年来,我们办成了一批惠民生暖民心的好事实事。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超过70%。全面完成20项重点民生实事任务。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88.2%。566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新增城镇就业261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00人。建设公租房678套,改造棚户区913套,改造农村危房1700户。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3件、政协委员提案51件。一年来,我们保持了一股干事业争一流的昂扬斗志。成为全市第一个省级教育强县、第一个完成广电三项工程的县,计划生育工作连续十二年荣获全省先进,安全生产、粮食生产、水利建设、农村经营管理、农业综合开发等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成功获批萱洲国家森林公园,“衡山拜龙”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离不开全县人民的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知识分子、驻军指战员、武警和消防官兵、公安干警、离退休老同志,向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关心支持衡山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在这个爬坡攻坚的关键期,我们要务实创业,扎实干事,把质量效益作为优先选项,把持续增长作为根本保障,把民生改善作为追求目标,“蹄疾而步稳”的推动政府各项工作。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园区提速、城乡提质、旅游提升、民生提标“四大工程”,借力争先,植优补短,抓实项目,提质产业,深化改革,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主要目标是:GDP增长9%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9%以上,切实完成全面小康年度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全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主攻薄弱环节,积聚发展动能
——突出项目带动。围绕年内9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89.7亿元目标,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深化牵头领导、责任领导、责任单位项目负责制。坚持力量向项目集中、资金向项目靠拢、资源向项目汇聚、政策向项目倾斜,确保26个省市重点项目进度达到考核要求,39个新建项目全部开工,51个续建项目实现竣工或完成年度计划任务,37个联手帮扶项目基本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深入研究国省政策和专项规划,准确把握投资方向和扶持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发、包装项目,确保随时拿得出、用得上、挤得进。年内策划包装项目90个以上,深度开发项目30个以上。
——扩大有效投资。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加大小额担保和财政贴息贷款力度,拉动争资、融资和投资增长。全力以赴争取政策投资,围绕棚户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等领域,加强向上对接,争取国省项目资金3亿元以上,到位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额度保持全市前列。富有实效带动银信投资,召开政银企融资对接会,力争贷款融资15亿元以上、资金到位率85%以上;整合现有投融资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充实公司资产,拓宽融资领域,确保年内融资20亿元以上。千方百计激活民间投资,引导民间资本向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投放,在县城供水工程、乡镇污水处理、乡镇垃圾处理等领域探索PPP模式融资,力争完成1-2个PPP项目,优化投资结构,形成持续投资的热潮。
——激活消费需求。以消费的持续扩大和升级,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增长点。增强消费能力,年内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00人以上,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500万元,扶持创业1500人,直接增加城乡居民的政策性收入。扩大消费规模,加快创品家居广场建设,完成科林宾馆主体工程建设,建成卷烟物流配送中转站,稳定住房、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增加刚性消费需求。发展乡村消费,落实农村各项补贴政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新增省星级休闲农庄3家以上,争取国家星级农庄实现零的突破,繁荣活跃农村市场。统筹推进养老、家政、信息、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消费,加快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引导群众将更多钱花在改善生活质量上。
二、着力植优补短,振兴实体经济
——立足优势做强旅游服务业。发挥环绕南岳的优势,深度融入南岳衡山旅游经济新区,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以旅游为龙头带动服务业快速扩张,力争接待游客15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亿元。建成远径房车营地公园并实现营业,加快西游洞天二期建设,完成紫盖峰旅游度假区游客中心和景区道路建设,开工建设华夏湘江水上乐园,基本完成东湖旅游小镇、仙逸人间旅游区、天鹅湖民俗文化公园等项目前期工作。统筹推进萱洲国家森林公园、萱洲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加快紫金山森林公园开发,完善配套设施,力争打造3A级景区。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启动南岳高速萱洲互通及连接线建设,提质改造通景公路3条,建成高标准旅游公厕3座,更新规范一批旅游标识标牌。加强旅游宣传营销,举办旅游节会活动,不断提升旅游知名度。围绕旅游产业,大力开发竹艺竹书、皮影影型等特色旅游商品,发展交通运输、宾馆餐饮、文化休闲等服务业,全年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家以上,发展重点服务企业5家以上。
——夯实园区壮大新型工业。完善工业园区规划,优化产业布局,打造汽车及电子新材料产业园;完成工业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新建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以上,实现年产值70亿元以上、税收2亿元以上,综合排名保持全省40强,积极创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园。深化弘山科技工业园市县合作,建成长江路、春昌路,征地和平整土地1000亩以上,新引进企业5家以上。依托园区集聚效应,加快工业产业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打造产业优势明显的工业体系。完成原中控纸业资产重组,恢复正常生产并新增8万吨生产线;启动衡山齿轮搬迁,建成嘉力机械二期,实现优势资源整合发展;完成佳诚新材料二期建设,争取申报国家技术研发中心,拉伸汽车零部件上下游产业链;加快信联怡宝、恒信锌钢、衡山汽车、天一金岳等企业技术升级,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拓宽恒岳重钢、宏达威清洗剂、皕成科技等企业销售渠道,促进产值、税收稳定增长;加快春昌钨业、LED灯型材、鸿州包装、藏富红木家具、粉煤灰钢板库等项目建设,年内实现投产达效。深入推进工业项目集中开工行动,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困难,确保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新增规模工业企业8家以上,争取培育上市企业1家。
——围绕特色提质现代农业。务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满足“量”的需求向注重“质”的需求转变。稳定粮食生产,持续推进“压单扩双”,坚决遏制耕地抛荒,全年落实粮食播种面积48万亩以上,粮食总产保持4亿斤以上,新增三十亩以上种粮大户50户以上,继续巩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地位。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启动县农技推广总站建设,发展农机合作社5家以上,新增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以上,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20家以上,引进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1家以上,确保规模企业农产品加工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超过90%。结合优质稻、茶叶、小水果等特色产业,推进开云白茶、永和沃柑、白果黑提、福田有机米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化,做大做强“福寿”有机米、“岳来客”金叶茶、新桥毛尖茶等一批衡山品牌,全年新增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认证20个以上。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发展盐疗温泉、森林康养、休闲农业等多种业态,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三、积极借力争先,突破发展瓶颈
——向政策借力深化改革。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先照后证”抄告制度,探索市场主体简易退出机制,优化市场准入环境。继续推进财政改革,编制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统筹、统批、统管;完善县乡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制度,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稳步开展农村综合改革,重点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释放农村发展活力。创新推进金融改革,建成农商行综合大楼,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全力创建市级金融安全区,力争金融生态综合排名进入全省40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村卫生室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稳步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完成公务用车改革,统筹推进教育、文化、社保等领域改革,着力解决体制机制不顺的问题。
——向市场借力激活招商。坚定不移的实施开放战略,发挥“湘商大会”、“港洽周”、“湘台会”等招商活动平台作用,加大点对点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力度,重点瞄准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等产业领域招商,争取引进1-2个全省乃至全国的行业龙头企业或领军企业。积极跟进“互联网+”、“健康中国”等国家政策,依托各地的衡山商会,走承接、合作、协作之路,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确保全年引进投资过千万元项目20个以上,争取国内500强或世界500强企业在衡山落户实现零的突破。
——向创新借力加快转型。把创新驱动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强与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探索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合作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培育创新主体,争取在园区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新突破。全年扶持科技创新示范企业2家以上,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个以上,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6个以上,申请专利120件以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深入推进“引凤返巢”、“引凤筑巢”的引才引智工程,建立柔性引才机制,让更多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来衡山创业,逐步解决工业园区高精尖人才不足的问题。
四、统筹城乡建设,优化基础条件
——加快完善城镇功能。老城区方面:拉通紫巾路,提质改造沿江路,开工建设黄花路,逐步完善城区环形路网;提质湘江水厂,新建二水厂,完成先农花园提质,改造背街小巷2条,启动开云南路二期中心广场和沿江风光带建设,加快开发琵琶湖公园及周边片区,增强城区承载能力。开云新区方面:建成客户服务中心,征地500亩以上,新建安置房8万平方米,拉通九龙大道辅道、古韵大道二期,完成北环线、广场路和车站路建设,启动综合汽车站建设,争取建设文化旅游项目3个以上。黄花新区方面:开工建设安置房及配套设施,完成开云大道路基工程,建成衡山大道西线并实现通车,拉通规划二路、规划三路、规划四路,基本建成白竹路,完成公交总站、加油加气站、自来水加压站建设,确保落户服务类项目2个以上。特色城镇开发方面:落实乡镇小城镇开发土地收益返还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加快推进店门、萱洲、长江、白果、东湖等特色城镇开发,鼓励农民进城入镇,确保全县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打造大衡山特色城镇带。
——切实加强城市管理。严格规划执行,加强规划区内“两违”建筑整治,严禁开发建设突破规划红线,确保规划的严肃性。以“四城同创”为抓手,启动省级园林城市、交通模范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实行县城精细化管理。加大对乱停乱放、占道经营、不守交规行为的专项整治力度,重点推进人民路、解放路等路段的标准化管理,打造文明示范街道。建成殡仪馆及陵园,推进城区殡葬规范化管理。加强城区在建工地监管,严格渣土车辆冲洗制度,规范渣土运输。开展志愿者上路劝导、文明市民评选等活动,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扩大保洁范围,完善配套设施,持续改善县城环境卫生,确保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评。
——着力夯实城乡基础。完成湘江二级航道及停泊区年度建设任务,加快永和乡-界牌山、白果-长青公路改造,启动南岳-白果(双峰)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提质农村公路4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65公里,拉通农村“断头路”20公里,改造危桥4座、渡口码头3个。全面完成涓水长青段治理,稳步推进新桥水库节水灌溉项目。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9个、整治土地824.9公顷。完成新桥石牌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农村电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完成55个村的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稳步开展“智慧衡山·光网乡村”行动,逐步实现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综合公共服务中心覆盖率达60%,统筹解决行政村合并后办公场地不足的问题。
——全面保护生态环境。完成荒山造林2万亩、乡村道路绿化169公里,建成“秀美村庄”34个,全面完成绿化增量提质任务。建成垃圾压缩中转站并投入运营,完成环溪垃圾填埋场封场整治,实现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继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工作,实现垃圾就地减量化处理模式全覆盖。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完成育英街、衡萱线冷水井段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启动岭坡潮水金矿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推进长江采煤区综合治理。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淘汰全县10吨以下燃煤锅炉并实现煤改气。扎实推进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第二个三年行动,启动退耕还湿工作,建设萱洲、永和、开云、长江、白果等乡镇的污水处理厂。全面落实“河长制”责任,加强湘江、涓水河道采砂管理,完成重点区域采砂尾堆清理;严格饮用水管理和水资源监测,确保顺利通过国务院水资源管理考核。
五、兜住民生底线,增强保障能力
——抓好脱贫攻坚。进一步加大投入,整合资源,调动力量,精准发力,精准脱贫。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的原则,对照年度减贫任务,压实联村领导、包村部门、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责任,突出抓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发挥驻村帮扶作用,做到把扶贫政策带下去,把贫困村、贫困户等重点扶贫对象扶起来。扎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认真做好摸底调查和核实,征求扶贫对象意见,绝不能为完成任务,搞行政命令和强制搬迁,真正让易地扶贫搬迁成为群众告别贫困的新起点。年内,实现470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统筹推进26个贫困村整体脱贫摘帽工作。
——办好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重点民生实事任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乡镇工作补贴、职务职级并行政策,全面铺开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提升园区企业职工参保率,确保各项保险待遇足额发放率100%。强化最低生活保障,发放老年乡村医生生活困难补助,加快民政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城乡低保对象补差水平,确保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水平达到全省标准。帮扶困难群体,启动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大力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受惠残疾人150人以上。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坚决取消各种不合理的集资收费,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加强保障房建设和供给,改造城市棚户区1064户,改造农村危房1200套。
——做好公共服务。深化教育强县战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做强岳云中学品牌,扩容职业中专,启动二中整体搬迁工作,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巩固普通高中教育全省先进地位;启动城北小学建设,建成黄花小学,逐步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难题,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新建或改扩建乡镇卫生院2所,完成人民医院综合大楼主体工程建设,启动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工作。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新建东湖敬老院,优化农村幸福院布局,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80%以上。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建成体育馆主体工程,提质改造县田径运动场,启动综合档案馆建设;恢复广播电台播出,建成广电手机台,新增农村光纤有线网15个村、1100户,全县广播电视信号实现全覆盖。建成人防地面指挥所,确保人防工程实建面积增长2000平方米以上。全面完成第十届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完成所有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
——守好四条底线。按照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启动安全生产示范县创建,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落实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要求,建成环境监测监管中心,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环保监管机制,确保环保工作不留死角、不存盲区。坚持“三个不变”原则,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扎实开展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升类进位。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衡山”创建,实行“网格化”管理;深入实施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落实县级领导接访、下访和包案处访制度,扎实开展“信访积案清零”行动,依法打击涉访违法行为;建成公安监管中心,增量提质视频监控系统,严厉打击涉黑涉恶、涉毒涉黄、“两抢一盗”、聚众赌博、地下“六合彩”、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支持驻衡部队建设,完成人民武装和国防后备力量改革,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全力抓好征兵和民兵整组工作。进一步做好气象、水文、烟草、邮政、保险、石油、工会、共青团、妇联、史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老龄、老干等工作。
六、加强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
——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认真开展“七五”普法,完成司法业务用房建设,完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深化领导干部普法学习,强化政府及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进一步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完善依法行政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规范行政行为。主动接受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监督,积极加强与政协的沟通协商,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提升服务发展的能力。强化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两统一”,建成政务中心大楼并投入使用,推动公共服务事项全进驻,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大力推进企业联手帮扶行动,建立重点项目审批办证“绿色直通车”制度,给市场主体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整合和理顺部门职能,着力解决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程序繁杂和推诿扯皮问题,放手、放权鼓励政府班子成员和职能部门积极大胆的干事创业。
——提升狠抓落实的能力。完善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权责对等的政府运行机制,增强抓落实的能力,将目标落到项目、责任落到人头、措施落到实处,鼓励探索、宽容失误,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探索建立干事创业激励机制,分解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实行月督查、季督办、半年点评、年终考核,加大政务督查和行政问责力度,促进工作高效落实。
——提升拒腐防变的能力。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工程建设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付出代价。强力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和“庸懒散奢”问题,严厉惩治为官不为行为,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正派、纪律严明的干部队伍,树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的形象。
各位代表,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面对人民加快发展的新期待,政府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衡山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谋划未来,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推进发展,在建设“四个新衡山”的征程中,谱写更加灿烂辉煌的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湖南省)2017年衡山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