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乌马河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面对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林区转型各项 任务,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发展总基调,把创业创新贯穿于政府工作始终,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转作风各项工作,实现了 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8.7亿元,与2014年基本持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亿元,同 比增长1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亿元,同比增长13.4%;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4.5%;公共财政收入完成 6123万元,同比增长15.4%,创历史新高。职工合作经济增加值达到2亿元。全年对上争取项目资金1.4亿元,引进国内资金10亿元。万元GDP综合 能耗预计降低3.7%。
——生态建设持续推进。突出抓好森林生态修复,完成森林抚育任务11万亩,更新造林5000亩,补植补造5000亩。对林地“三乱”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 保了资源安全。紫貂自然保护区晋级为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紫貂保护区,林业局苗圃被省森工总局评为省级标准化苗圃,我区也荣获省级“生态区”殊荣。强化水土 保持和生态建设,投资8700多万元实施了乌马河堤防、南山公园、乌马所山体滑坡治理等水利、水土保持工程,绿色生态屏障进一步构筑。
——项目建设成效凸显。为落地大项目争取专项债券和基金投资3.3亿元,弥补了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全年开复工项目13个,完成 投资20.9亿元。汇源绿谷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5亿元,会展中心、物流园及企业家庄园主体工程全部完工,种植、养殖、养生度假、伊春大集及北药等板块正 在规划设计中。华能热电联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9.8亿元,已实现投产发电,并作为备用热源开始供热。奥德燃气项目完成投资2.7亿元,宝宇城、蓝宝石、 尚河富都、在水一方四个小区的管网已铺设完毕,宝宇城小区已实现供气。总投资7500万元的新明家具实木地板生产线投产达效。德众和韩亚汽车4S店全面实 现运营,年销售收入突破7000万元。
——特色产业飞速壮大。倾力打造旅游产业,梅花山风景区年度投资1.5亿元,新建了绿色采摘示范基地,并对旅游配套设施进行了完善。西岭森林生态旅游度假 区年度投资1亿元,室外温泉正式开放,冬季旅游再添亮点。宝宇森林猪养殖及屠宰加工项目年度投资5250万元,森林猪存栏量增加至21000多头,新建的 森林食品加工厂投入使用。双兴养殖场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基地验收,并纳入省菜篮子工程。伊林立体栽培黑木耳项目扩建厂房4000平方米、日光节能温室 1600平方米。北货郎食用菌种植加工项目、伊春枫尚农业种植项目、森赋农业种植项目共完成年度投资7700万元。
——对俄合作实现突破。全年出境采伐生产人员600多人,采伐木材30多万立方米,造林及补植1000公顷。全年累计在俄罗斯进口原木10.7万立方米, 实现销售收入7500余万元。采取与地方企业合作的方式,进一步增加了绥芬河的木材过货量,提高了木材效益。与辽宁丹东港集团合作建设了丹东港木材产业园 区并投入运行,开辟了东北地区新的木材集散地。
——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在全市棚改任务建设迟缓的大环境下,区政府统筹安排、周密组织,全年累计拆迁棚户区5611平方米,完成了3万多平方米的棚改安居 工程。投资2760万元新建了9200平方米的乌马河中心学校,教学环境得到历史性改善。望园路、中心路北段、锦山街道路、青山大街竣工通车。透笼山大 街、铁南路工程均完成80%以上的工程量,完成部分已实现通车。不断加强水源地建设,完成了水厂净水设备更新和供水管线改造。投资500万元对14栋老旧 楼房实施了节能改造,改造面积4.3万平方米。完成了乌马河景观大坝和橡胶坝的建设。投资1360万元实施了镇内雨污分流干网工程。在城市主、次干道安装 路灯311盏。投资30余万元新建了医院绿地公园和两座环保公厕。投资170多万元实施了消防森防、交通监控和天网监控工程。投入近300万元用于贫困大 学生资助和贫困百姓医疗救助。全年发放城乡低保金2966万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2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顺利通过全国卫生城市复 审,城镇面貌持续改善。
——林区改革有序推进。大力推进政企、政事、事企分开,进一步理顺了林场功能定位,支持部分林场所创办了种植、养殖等实体公司,林场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转 变。扎实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圆满完成了4543人的身份确认及申报工作。积极推进网上审批工作,初步形成了“一网式”政府服务新模式。对1500多 项行政权力进行了全面梳理,进一步明确了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为民办事效率大幅度提升。
——政府建设有效加强。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续推进作风建设,促进了政府执行力的大提升。全区干部职工迎难而上,成功组织了2015首届伊春 木制工艺品展览会、冰灯雪雕展会和世界六强国际女子冰壶邀请赛等节会赛事,乌马河精神再度彰显。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法 制培训,有效增强了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更大范围地实施了政务公开,全年公开各项内容超过1000项,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全 面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 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积极参与乌马河建设的各界人士 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乌马河经济社会发展仍旧困难重重:产业结构调整还不到位,刚刚形成的项目建设框架对经济的拉动力还没有完全彰显; 职工就业、增收还存在很大压力;改善民生、安全生产、食品安全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治理创新尚须深化;政府职能转变仍未完全到位,行政效率还有待 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并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6年政府工作安排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乌马河转型跨越的关键之年。新常态下,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发展理念,加快打造经济、城市、文化升级版。日前,《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强调利用未来15年左右时间,使东北地区 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 地。这些基地在打造过程中,将会有诸多政策向我们倾斜,特别是《国有林场改革方案》的全面实施,将会极大地促进我们国有林区实现转型。经过多年的积蓄和发 展,我们拥有一定的结构调整基础,拥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干部职工的向心力也越来越强,已经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条件,我们有信心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 群众,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打赢全面振兴乌马河这场硬仗。
2016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十七届六次全会的总体部署,以改革为引领,主 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开放引领、统筹协调、成果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提升产业层次、培育发展动力、提高发 展质量、提供发展保障,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
新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增长10%。
实现上述目标,今年将着力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质量提升,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坚持不懈地管好资源,严厉打击毁林侵湿、盗伐移植、乱占林地、违法采砂、采矿等非法行为。着力提高造林绿化质量, 继续抓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积极争取投资5000万元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严守林地保护红线,充分利用多种经营用地承包权,提高土地 利用效率。加强项目建设用地的审批、管理和监督,建立林场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加大违规占地责任追究力度。持续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实 现38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目标。深入推进“美丽林场”建设,加大林场(所)危旧房屋清理、改造力度,通过道路修整和增加绿化面积等举措,逐步改变林场面 貌,促进林场环境质量持续优化,争创国家级生态区。
(二)突出稳中求进,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跨国集团、大型央企、省企务实合作,实现 引资质量与数量同步提升。坚持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总投资10亿元的9个重点新建续建项目。倾力推进汇源绿谷项目建设,加快交通物流园建 设,力争今年10月份开园,尽快形成“园区效应”。持续跟进企业家庄园、林下种养示范、伊春大集、游客到访中心等项目建设,不断谋划“会展经济”,进一步 彰显“绿色硅谷”的引领辐射作用。继续做好华能热电联产项目服务工作,全力配合完成铁路建设任务,推动其早日全面投产。完成光明二期扩建项目,实现靠山木 业与光明集团的强强合作,拉动传统产业实现升级。着力推进丹东日林集团大豆深加工项目,争取年底前投产。抓好奥德燃气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实现5000户以 上的供气目标。同时,全面实施财政专项支持的教育、文化、卫生和基础设施等项目,形成新的投资热点,不断发展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积极培育新增长点, 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更快发展,加快形成林内和林外“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突出转型升级,提升特色经济实力。突出“补齐短板、放大优势”,完善西岭和梅花山景区建设。完成西岭至铁力段旅游观光公路建设,推进西岭滑雪场建 设,着力发展旅游夜场,丰富消费资源,打造更多平民消费旅游项目。加大梅花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开工建设梅花河水库,倾力打造依山傍水、功能齐全 的伊春旅游集散地。依托梅花山滑雪场、西岭室外温泉和冬季汇源冰灯雪雕,植入餐饮、文化和养生元素,进一步搅热冬季旅游。加大林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深度开 发和产品升级力度,借助我市“千名画家画兴安”等主题活动,发挥西岭书画创作基地和伊东画家村的平台作用,推动旅游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以美江木艺为龙 头,着力发展木制工艺品产业,整合林场所“松明”原料贮备资源,高品位开发“北沉香”产品,并借助第二届伊春木制工艺品展览会的承办,进一步叫响“中国木 艺之乡”品牌。加大对北货郎食用菌基地扶持力度,帮助其完成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完成伊林立体黑木耳扩容增量,增强黑木耳产业拉动力。 进一步增加枫尚农业产品原料种植面积,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宝宇森林猪项目发展,在打造龙头企业、创立知名品牌和创新营销模式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带动林场所 森林猪散养项目。因地制宜发展“林场经济”,确定一批适合林场发展的保健茶叶、矿泉水、山地鸡、纯粮酒等市场潜力大的特色项目,打造场所经济发展“新高 地”。加大帮扶力度,重点鼓励扶持以销售特色林产品为主的微商、电商,以营销渠道的拓宽推动林特产业发展壮大。对伊敏人造板厂、刨花板厂等闲置资源进行出 租或出售,通过资产盘活促进就业和转型。深入研究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积极争取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等方面得到支持,加快构建特色鲜明 的林区经济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引领全区发展的“绿色引擎”。
(四)突出扩大提升,深度实施对俄战略。紧紧围绕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深入推进对俄战略合作,利用国际、国内市场进一步做大做活木材产业。持续对 俄劳务输出,力争全年转岗安置富余人员800人以上,采伐木材30万立方米。组建对俄经贸集团,吸纳其他林业局和社会资金入股,共同扩大对俄土地和林业开 发,进一步拓展对俄经贸合作领域。着力打造俄罗斯至丹东、俄罗斯至绥芬河的陆海木材贸易专线,全年力争过货木材30万立方米。进一步扩大丹东港木材储备加 工园区规模,不断完善营销网络,形成采伐、运输、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抓住一切机遇筹措资金购买或租赁林地,在境外储备足够的林木资源,为下步发展做 好铺垫,全速实现对俄合作的大提档、大升级、大效益。
(五)突出城乡统筹,全面提升城镇形象。以城乡统筹为抓手,以提高质量为关键,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公务服务功能完善,进一步开创我区城镇化发展新 局面。结合城区发展定位和需要,在现有民生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实施一批涉及民生的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实施供水外网改造工程、老旧楼房室 内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反冲洗废水排水工程、砂石路建设工程、铁南路续建工程、梅花路新建工程,完善各棚改小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同步推进天然气管网入户工程 建设。完成2万平方米的繁荣文化休闲广场建设。新建占地1万平方米的繁荣集贸市场。在景观坝和橡胶坝周围植入新的景观和设施,打造伊春最大的集观景休闲、 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滨水消费新聚点。加强城市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塑造北方旅游小镇新形象。
(六)突出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繁荣。加大民生领域的财力输出力度,推动民生质量不断提升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购买350套商品房用于安置棚户区居民。 持续巩固创文、创卫成果,通过开展常态化的主题活动,进一步培育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推动教育事业发 展,突出软件建设,健全教师培训机制,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使我区教学质量再登新高。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强与省内外“名院”的业务“联姻”,通过引入 远程医疗培训、会诊服务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医院诊疗水平,让居民不出乌马河就能享受到非常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速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支持群众性文体活动,新 建5000平方米的乌马河体育馆,让百姓冬季健身也有场所,充分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持续加大投入,改善社区工作环境,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使居民在 社区层面享受到更多的便捷服务。实施“精准脱贫”计划,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贫困人口调查摸底,建档立卡,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保障兜底等多种途径, 力争两年内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发展养老事业,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创办养老服务机构。加强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人员 900人。鼓励科技创新,结合“全省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一岗双 责”,深化重点行业领域“打非治违”和专项治理工作,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依法打击制假售假、传销和变相传销,切实维护市场 经济秩序。积极发展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继续抓好防震减灾、老区建设、民族宗教、应急、档案等工作,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七)突出依法行政,加快建设高效政府。打铁还要自身硬。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加强自身建设,依法履行职责,努力建设高效、法治、廉洁的服务型政府。
一要实干担当。倡导“敢为人先、不怕困难”的乌马河精神,把心思和劲头更多地放在真抓实干、争创一流上。积极探索破解乌马河发展瓶颈的新思路、新举措,严 格绩效管理,突出奖优罚劣和追责问责。全面落实政府权责清单、部门服务清单,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目标任务高质高效完成。巩固拓展“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成果,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群众真心点赞。
二要依法行政。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遵守、执行法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区政 协的民主监督,以及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认真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 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决策程序,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确保政府决策民主科学、公开透明。
三要廉洁从政。深入推进政府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多渠道挖掘潜力,千方百计地保重点、 保运转、保稳定。强化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按规定程序严格管控预算追加。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创新税收征管模式,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健全行政监察和审 计监督机制,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和监察,努力建设廉洁规范、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乌马河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历史的重托和人民的期盼始终激励着我们奋力开拓。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宽 广的视野谋划发展,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接力奋斗,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落实,为开创乌马河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乌马河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面对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林区转型各项 任务,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发展总基调,把创业创新贯穿于政府工作始终,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转作风各项工作,实现了 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8.7亿元,与2014年基本持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亿元,同 比增长1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亿元,同比增长13.4%;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4.5%;公共财政收入完成 6123万元,同比增长15.4%,创历史新高。职工合作经济增加值达到2亿元。全年对上争取项目资金1.4亿元,引进国内资金10亿元。万元GDP综合 能耗预计降低3.7%。
——生态建设持续推进。突出抓好森林生态修复,完成森林抚育任务11万亩,更新造林5000亩,补植补造5000亩。对林地“三乱”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 保了资源安全。紫貂自然保护区晋级为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紫貂保护区,林业局苗圃被省森工总局评为省级标准化苗圃,我区也荣获省级“生态区”殊荣。强化水土 保持和生态建设,投资8700多万元实施了乌马河堤防、南山公园、乌马所山体滑坡治理等水利、水土保持工程,绿色生态屏障进一步构筑。
——项目建设成效凸显。为落地大项目争取专项债券和基金投资3.3亿元,弥补了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全年开复工项目13个,完成 投资20.9亿元。汇源绿谷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5亿元,会展中心、物流园及企业家庄园主体工程全部完工,种植、养殖、养生度假、伊春大集及北药等板块正 在规划设计中。华能热电联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9.8亿元,已实现投产发电,并作为备用热源开始供热。奥德燃气项目完成投资2.7亿元,宝宇城、蓝宝石、 尚河富都、在水一方四个小区的管网已铺设完毕,宝宇城小区已实现供气。总投资7500万元的新明家具实木地板生产线投产达效。德众和韩亚汽车4S店全面实 现运营,年销售收入突破7000万元。
——特色产业飞速壮大。倾力打造旅游产业,梅花山风景区年度投资1.5亿元,新建了绿色采摘示范基地,并对旅游配套设施进行了完善。西岭森林生态旅游度假 区年度投资1亿元,室外温泉正式开放,冬季旅游再添亮点。宝宇森林猪养殖及屠宰加工项目年度投资5250万元,森林猪存栏量增加至21000多头,新建的 森林食品加工厂投入使用。双兴养殖场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基地验收,并纳入省菜篮子工程。伊林立体栽培黑木耳项目扩建厂房4000平方米、日光节能温室 1600平方米。北货郎食用菌种植加工项目、伊春枫尚农业种植项目、森赋农业种植项目共完成年度投资7700万元。
——对俄合作实现突破。全年出境采伐生产人员600多人,采伐木材30多万立方米,造林及补植1000公顷。全年累计在俄罗斯进口原木10.7万立方米, 实现销售收入7500余万元。采取与地方企业合作的方式,进一步增加了绥芬河的木材过货量,提高了木材效益。与辽宁丹东港集团合作建设了丹东港木材产业园 区并投入运行,开辟了东北地区新的木材集散地。
——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在全市棚改任务建设迟缓的大环境下,区政府统筹安排、周密组织,全年累计拆迁棚户区5611平方米,完成了3万多平方米的棚改安居 工程。投资2760万元新建了9200平方米的乌马河中心学校,教学环境得到历史性改善。望园路、中心路北段、锦山街道路、青山大街竣工通车。透笼山大 街、铁南路工程均完成80%以上的工程量,完成部分已实现通车。不断加强水源地建设,完成了水厂净水设备更新和供水管线改造。投资500万元对14栋老旧 楼房实施了节能改造,改造面积4.3万平方米。完成了乌马河景观大坝和橡胶坝的建设。投资1360万元实施了镇内雨污分流干网工程。在城市主、次干道安装 路灯311盏。投资30余万元新建了医院绿地公园和两座环保公厕。投资170多万元实施了消防森防、交通监控和天网监控工程。投入近300万元用于贫困大 学生资助和贫困百姓医疗救助。全年发放城乡低保金2966万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2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顺利通过全国卫生城市复 审,城镇面貌持续改善。
——林区改革有序推进。大力推进政企、政事、事企分开,进一步理顺了林场功能定位,支持部分林场所创办了种植、养殖等实体公司,林场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转 变。扎实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圆满完成了4543人的身份确认及申报工作。积极推进网上审批工作,初步形成了“一网式”政府服务新模式。对1500多 项行政权力进行了全面梳理,进一步明确了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为民办事效率大幅度提升。
——政府建设有效加强。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续推进作风建设,促进了政府执行力的大提升。全区干部职工迎难而上,成功组织了2015首届伊春 木制工艺品展览会、冰灯雪雕展会和世界六强国际女子冰壶邀请赛等节会赛事,乌马河精神再度彰显。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法 制培训,有效增强了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更大范围地实施了政务公开,全年公开各项内容超过1000项,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全 面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 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积极参与乌马河建设的各界人士 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乌马河经济社会发展仍旧困难重重:产业结构调整还不到位,刚刚形成的项目建设框架对经济的拉动力还没有完全彰显; 职工就业、增收还存在很大压力;改善民生、安全生产、食品安全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治理创新尚须深化;政府职能转变仍未完全到位,行政效率还有待 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并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6年政府工作安排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乌马河转型跨越的关键之年。新常态下,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发展理念,加快打造经济、城市、文化升级版。日前,《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强调利用未来15年左右时间,使东北地区 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 地。这些基地在打造过程中,将会有诸多政策向我们倾斜,特别是《国有林场改革方案》的全面实施,将会极大地促进我们国有林区实现转型。经过多年的积蓄和发 展,我们拥有一定的结构调整基础,拥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干部职工的向心力也越来越强,已经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条件,我们有信心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 群众,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打赢全面振兴乌马河这场硬仗。
2016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十七届六次全会的总体部署,以改革为引领,主 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开放引领、统筹协调、成果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提升产业层次、培育发展动力、提高发 展质量、提供发展保障,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
新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增长10%。
实现上述目标,今年将着力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质量提升,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坚持不懈地管好资源,严厉打击毁林侵湿、盗伐移植、乱占林地、违法采砂、采矿等非法行为。着力提高造林绿化质量, 继续抓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积极争取投资5000万元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严守林地保护红线,充分利用多种经营用地承包权,提高土地 利用效率。加强项目建设用地的审批、管理和监督,建立林场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加大违规占地责任追究力度。持续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实 现38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目标。深入推进“美丽林场”建设,加大林场(所)危旧房屋清理、改造力度,通过道路修整和增加绿化面积等举措,逐步改变林场面 貌,促进林场环境质量持续优化,争创国家级生态区。
(二)突出稳中求进,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跨国集团、大型央企、省企务实合作,实现 引资质量与数量同步提升。坚持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总投资10亿元的9个重点新建续建项目。倾力推进汇源绿谷项目建设,加快交通物流园建 设,力争今年10月份开园,尽快形成“园区效应”。持续跟进企业家庄园、林下种养示范、伊春大集、游客到访中心等项目建设,不断谋划“会展经济”,进一步 彰显“绿色硅谷”的引领辐射作用。继续做好华能热电联产项目服务工作,全力配合完成铁路建设任务,推动其早日全面投产。完成光明二期扩建项目,实现靠山木 业与光明集团的强强合作,拉动传统产业实现升级。着力推进丹东日林集团大豆深加工项目,争取年底前投产。抓好奥德燃气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实现5000户以 上的供气目标。同时,全面实施财政专项支持的教育、文化、卫生和基础设施等项目,形成新的投资热点,不断发展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积极培育新增长点, 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更快发展,加快形成林内和林外“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突出转型升级,提升特色经济实力。突出“补齐短板、放大优势”,完善西岭和梅花山景区建设。完成西岭至铁力段旅游观光公路建设,推进西岭滑雪场建 设,着力发展旅游夜场,丰富消费资源,打造更多平民消费旅游项目。加大梅花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开工建设梅花河水库,倾力打造依山傍水、功能齐全 的伊春旅游集散地。依托梅花山滑雪场、西岭室外温泉和冬季汇源冰灯雪雕,植入餐饮、文化和养生元素,进一步搅热冬季旅游。加大林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深度开 发和产品升级力度,借助我市“千名画家画兴安”等主题活动,发挥西岭书画创作基地和伊东画家村的平台作用,推动旅游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以美江木艺为龙 头,着力发展木制工艺品产业,整合林场所“松明”原料贮备资源,高品位开发“北沉香”产品,并借助第二届伊春木制工艺品展览会的承办,进一步叫响“中国木 艺之乡”品牌。加大对北货郎食用菌基地扶持力度,帮助其完成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完成伊林立体黑木耳扩容增量,增强黑木耳产业拉动力。 进一步增加枫尚农业产品原料种植面积,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宝宇森林猪项目发展,在打造龙头企业、创立知名品牌和创新营销模式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带动林场所 森林猪散养项目。因地制宜发展“林场经济”,确定一批适合林场发展的保健茶叶、矿泉水、山地鸡、纯粮酒等市场潜力大的特色项目,打造场所经济发展“新高 地”。加大帮扶力度,重点鼓励扶持以销售特色林产品为主的微商、电商,以营销渠道的拓宽推动林特产业发展壮大。对伊敏人造板厂、刨花板厂等闲置资源进行出 租或出售,通过资产盘活促进就业和转型。深入研究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积极争取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等方面得到支持,加快构建特色鲜明 的林区经济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引领全区发展的“绿色引擎”。
(四)突出扩大提升,深度实施对俄战略。紧紧围绕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深入推进对俄战略合作,利用国际、国内市场进一步做大做活木材产业。持续对 俄劳务输出,力争全年转岗安置富余人员800人以上,采伐木材30万立方米。组建对俄经贸集团,吸纳其他林业局和社会资金入股,共同扩大对俄土地和林业开 发,进一步拓展对俄经贸合作领域。着力打造俄罗斯至丹东、俄罗斯至绥芬河的陆海木材贸易专线,全年力争过货木材30万立方米。进一步扩大丹东港木材储备加 工园区规模,不断完善营销网络,形成采伐、运输、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抓住一切机遇筹措资金购买或租赁林地,在境外储备足够的林木资源,为下步发展做 好铺垫,全速实现对俄合作的大提档、大升级、大效益。
(五)突出城乡统筹,全面提升城镇形象。以城乡统筹为抓手,以提高质量为关键,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公务服务功能完善,进一步开创我区城镇化发展新 局面。结合城区发展定位和需要,在现有民生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实施一批涉及民生的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实施供水外网改造工程、老旧楼房室 内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反冲洗废水排水工程、砂石路建设工程、铁南路续建工程、梅花路新建工程,完善各棚改小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同步推进天然气管网入户工程 建设。完成2万平方米的繁荣文化休闲广场建设。新建占地1万平方米的繁荣集贸市场。在景观坝和橡胶坝周围植入新的景观和设施,打造伊春最大的集观景休闲、 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滨水消费新聚点。加强城市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塑造北方旅游小镇新形象。
(六)突出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繁荣。加大民生领域的财力输出力度,推动民生质量不断提升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购买350套商品房用于安置棚户区居民。 持续巩固创文、创卫成果,通过开展常态化的主题活动,进一步培育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推动教育事业发 展,突出软件建设,健全教师培训机制,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使我区教学质量再登新高。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强与省内外“名院”的业务“联姻”,通过引入 远程医疗培训、会诊服务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医院诊疗水平,让居民不出乌马河就能享受到非常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速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支持群众性文体活动,新 建5000平方米的乌马河体育馆,让百姓冬季健身也有场所,充分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持续加大投入,改善社区工作环境,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使居民在 社区层面享受到更多的便捷服务。实施“精准脱贫”计划,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贫困人口调查摸底,建档立卡,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保障兜底等多种途径, 力争两年内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发展养老事业,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创办养老服务机构。加强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人员 900人。鼓励科技创新,结合“全省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一岗双 责”,深化重点行业领域“打非治违”和专项治理工作,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依法打击制假售假、传销和变相传销,切实维护市场 经济秩序。积极发展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继续抓好防震减灾、老区建设、民族宗教、应急、档案等工作,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七)突出依法行政,加快建设高效政府。打铁还要自身硬。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加强自身建设,依法履行职责,努力建设高效、法治、廉洁的服务型政府。
一要实干担当。倡导“敢为人先、不怕困难”的乌马河精神,把心思和劲头更多地放在真抓实干、争创一流上。积极探索破解乌马河发展瓶颈的新思路、新举措,严 格绩效管理,突出奖优罚劣和追责问责。全面落实政府权责清单、部门服务清单,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目标任务高质高效完成。巩固拓展“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成果,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群众真心点赞。
二要依法行政。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遵守、执行法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区政 协的民主监督,以及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认真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 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决策程序,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确保政府决策民主科学、公开透明。
三要廉洁从政。深入推进政府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多渠道挖掘潜力,千方百计地保重点、 保运转、保稳定。强化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按规定程序严格管控预算追加。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创新税收征管模式,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健全行政监察和审 计监督机制,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和监察,努力建设廉洁规范、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乌马河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历史的重托和人民的期盼始终激励着我们奋力开拓。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宽 广的视野谋划发展,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接力奋斗,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落实,为开创乌马河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黑龙江)2016年伊春市乌马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