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9年清水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2-02-24 20:52 作者:admin 字数: 字

  ——2018年12月27日在清水河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清水河县人民政府县长 亢永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迎难而上、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全县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1.2亿元,同比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5亿元,同比增长6.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549元和8736元,分别增长7%和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4亿元,完成年初确定任务的157.14%,同比增长67.18%,创历史新高。超额完成年度化债任务。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8.5%下降到0.15%,如期接受退出自治区级贫困县第三方评估验收,武汉鼎同志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荣誉称号,精准脱贫取得决定性进展。完成扶贫林果基地建设30万亩,生态效益逐步显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县各族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坚定着我们奋力前进的信心和决心。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

  聚焦聚力,稳扎稳打,全力推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初战告捷,开局良好。

  重大风险防范有力。大力开展防范重大风险宣传教育活动,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严控增量,化解存量,切实把控地方债务风险。建立健全债务管理、项目审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新上项目严格进行债务风险评估,避免出现增量债务,暂缓、停建政府投资项目24项,减少投资16.41亿元。加强税源管控,不断规范税收秩序,切实提高财政服务保障能力。通过多方筹措,化解政府债务9.84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45.9%,其中“十个全覆盖”剩余工程款3.65亿元全部化解,有效降低了政府债务风险。

  精准脱贫成效显著。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 “两个确保”和“五个一批” “六个精准”要求,集中精力抓好精准脱贫工作,累计投入资金1.65亿元,年度减贫575户1164人,51个区市重点贫困村全部出列。构建“12345+N”产业发展体系,储备三年计划项目438个。大力发展“十大富民产业”,惠及贫困人口9147人。为146户贫困户发放金融扶贫富民贷款861万元,筹集“百企联百村”扶助资金440万元。实现贫困人口稳定就业980人,完成易地搬迁88户213人。强化健康扶贫成效,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送药66.03万元,贫困患者住院自付比例降低至8.49%。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发放各类教育帮扶资金2392.8万元,受益学生4051人。加强兜底保障工作,将1071户208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自治区派驻脱贫攻坚工作总队和市督导组全面开展督查指导工作,有力地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围绕“生态立县”战略目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工程11.7万亩,完成坡耕地综合治理7500亩。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质量顺利通过考核。积极开展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清查企业148家。切实打好环保三大战役,依法关停小厂矿17家、处罚问题企业10家。全面推行河长制,推进河道巡查、治理常态化。大力实施城区雨污管网维修改造工程,城区污水应收尽收。全面开展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完成农用地膜回收8.5万亩。按要求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检查整改工作,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显著提升。

  (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次产业增加值预计分别完成6.3亿元、13.2亿元、3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7%,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农牧业产业提质增效。全县粮油播种面积完成68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0.4万吨;牧业年度,牲畜存栏64.26万头(只),全年牲畜出栏65万头(只),鲜乳产量5.5万吨。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94.53万亩、草原确权登记颁证150.57万亩。实施耕地轮作示范项目5万亩,划定农产品大豆保护区8万亩,示范种植小杂粮、万寿菊1万亩,建成樱桃设施农业示范基地200亩。清水河香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进入公告阶段,全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达6件。蒙羊羊乳制品项目即将投入运行,同源牧业等4家规模化养殖基地引调牲畜1.1万头(只),全面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农牧业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启动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工作,实施11个示范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智慧田园综合体、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旅蒙云商特色小镇、浑河国家湿地公园项目有序推进。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6.8%。惠民5兆瓦光伏扶贫项目并网发电,同蒙化工、生力红化技改项目投入运行,天皓年产50万吨精品砂石骨料项目完成设备安装。超牌三期年产35万吨高岭土项目、蒙西年产10万吨高岭土项目开工建设。恒源年产60万吨高岭土项目、沙也石料产业园项目、中燃焦化扩能技改项目、三联化工迁建项目、明阳50兆瓦风电供暖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取得重大进展,引进投资7.64亿元,在谈储备重点项目39个。

  服务业持续发力。《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通过中期评审。建成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老牛湾村评为乡村旅游示范村;老牛坡红色文化旅游区、贾浪沟度假旅游区成功创建3A级景区和2A级景区;冰棠庄园、神水山庄获评五星级农家乐。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建成旅游厕所35座。全年接待游客66.1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亿元,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加快形成。持续完善三级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全年实现快递收发19万单;投入货运车辆4500多台,较上年增加500多台;宏河物流园区项目推进顺利,现代物流业正在形成。扎实推进“移动便民支付示范县”建设,移动支付在交通、餐饮、旅游等领域广泛应用;新设内蒙古银行清水河县营业部,金融服务迈出新步伐。

  (三)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城乡建设协调推进,修编完成城关镇总体规划。永安街道路拓宽工程完工,健身公园、万和厚桥投入使用,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地质博物馆、商业步行街主体工程完工,建成青城驿站2座、水冲厕所14座,完成城区绿化1.4万平方米;东门桥至神池窑管网工程、城关镇北坡古村落改造PPP项目、宏河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按计划推进;棚户区改造扎实开展,年内累计完成房屋征收322户、4万平方米;对全县17371户农村常住户住房进行安全鉴定,实施危房改造69户;深入开展“创县亮城”活动,评选“美丽庭院”1000户,城乡宜居水平不断改善。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1处,新建水窖水源230处,完成798个自然村饮水抽样检测,达标率100%;实施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3座;实施红崖沟110千伏变电站10千伏送出工程,完成农网升级改造314公里;建成通村公路20.9公里,平整修复农村公路553.7公里;冯家塔至老牛湾公路完成桥涵、路基工程,省道103至托清工业园区公路完成基础工程,胶泥峁至北堡公路通车,城乡发展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四)全面发展社会民生事业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八项重点民生事业累计支出8.37亿元,占到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50.72%。一中迁建项目开工建设,民小宿舍楼及操场、一小操场、益民小学操场、民中操场建成投入使用;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达47.5%,600分以上学生3名,并以633分取得旗县区所属学校理科第一名,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恢复重建乌兰牧骑,开展惠民演出124场。组织开展农民丰收节、长城旅游文化节、老牛湾超级马拉松赛等文体活动;评选各类先进典型159名;入选自治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人,申报市级非遗项目5项,获评“自治区踢鼓子秧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清水河县志(2001-2015)》(稿)通过专家评审,新开播《脱贫攻坚进行时》《百姓关注》广播电视栏目,文体广电事业繁荣发展。中蒙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投入使用;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群众足不出县享受三甲医院专家诊疗,服务群众6700多人次;完成自治区健康促进县、自治区卫生应急规范县验收,积极开展自治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健康清水河建设,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卫生健康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城镇新增就业160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5万元;认真落实“两金四制”制度,切实加强农民工工资保障,就业创业机制进一步完善。引进“双一流”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名,公开招聘各类专业人才111名,人才强县工程稳步推进。成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全面开展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服务管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及时足额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标准,社会救助对象应保尽保,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民生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有序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地产食品加工园区主体完工。全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形成了人人喊打的氛围,侦办涉恶类案件2件,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1.6%。“两所联动,矛盾联调”机制成效显著,排查调处各类纠纷243起,群众来信来访批次和人次分别下降2.8%和3.2%,社会治理更加完善。

  残疾人、青少年、妇女儿童、老年、关心下一代、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库区移民、革命老区、网络通讯、邮政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统计、审计、税务、档案、粮食、供销、科技、土地收储、消防、交管、运管、气象、地震、人防、工会、文联、科协、红十字会等部门工作成效明显。

  (五)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水平

  坚定不移加强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深化干部队伍学习教育。加强依法行政,全面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选聘行政执法义务监督员103名。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阳光三务”信息全面公开,公务用车、办公用房使用管理更加规范。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优化职能配置,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全年共办理各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08件、市长热线32件,办结率均为100%。

  各位代表,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来,全县干部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敢地闯、大胆地试,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历程,谱写了山区人民艰苦创业、改天换地的奋斗赞歌。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0余倍,财政可用财力增长680倍,城镇建成区面积拓展近10倍,平房减少了,楼房增加了,电视、手机、冰箱、洗衣机、空调、私家汽车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端到高端;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全覆盖;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发生率由90%下降至0.15%,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迈向小康富裕。

  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让我们携起手来,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政协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全县各族人民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各位代表、委员、离退休老同志、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清水河县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困难和不足。一是打赢“三大攻坚战”任务还很艰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收入结构单一,化解债务压力较大;精准扶贫任务较重,农民稳定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农村优质产业培育还需加强;改善环境质

(内蒙古)2019年清水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