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5年新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22-02-23 20:30 作者:admin 字数: 字

2015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项目立县、产业兴县、城乡一体”的发展战略,把稳增长、防下行摆在突出位置,全县经济发展总体保持了“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二五”胜利收官。

一、综合

2015年,全县年末总人口83.34万人;常住人口61.01万人;出生率11.07‰;死亡率6.11‰;人口自然增长率4.96‰。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6.73%。

全年生产总值2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16.7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75.9亿元,增长13.8%。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8.9:50.4:30.7调整为18.4:49.4:32.2,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38713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2%。

表1: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类       别

指  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1.4

  #城市

101.4

  #食品

101.8

烟酒及用品

102.6

   衣着

101.8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0.4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1.5

   交通和通信

98.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1.5

   居住

101.9

图1: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各月环比指数

以上月为100

 

 年末全县城镇从业人员53358人,年末城镇在岗职工50305人,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5514元。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8.6万亩,比上年增长0.5%,其中:小麦种植面积76.5万亩,增长0.5%,玉米种植面积35.5万亩,增长1%;棉花种植面积3.1万亩,下降28.8%;油料种植面积40.4万亩,增长3%;蔬菜种植面积33.8万亩,下降2.8%。

全年粮食产量52.1万吨,比上年增长2.4%,其中小麦产量37.8万吨,增长1.5%,小麦单产达494.4公斤/亩,增长1%。棉花产量0.2万吨,下降18.8%。油料产量12.1万吨,增长11.6%。蔬菜产量166.3万吨,下降0.9%。肉类总产量4.93万吨,下降1.3%;禽蛋产量2.6万吨,增长3.6%。

表2:201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52.1

2.4

 #小麦

万吨

37.8

1.5

  玉米

万吨

12.8

5

粮食单产

公斤/亩

439.4

1.9

  #小麦

公斤/亩

494.4

1.0

油料

万吨

12.1

11.6

  #花生

万吨

11.3

12.7

蔬菜

万吨

166.3

-0.9

棉花

万吨

0.2

-18.8

年末常用耕地面积107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2.1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56.11万千瓦,农用拖拉机88401台,全年农村用电量2.41亿千瓦时,化肥施用量(折纯)10.87万吨,农药施用量3188.6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09.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6.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全年全部工业实现产值523.8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461亿元,同比增长14.4%。

2015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7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纺织、食品、光电三大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76.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9.2%,同比增长9.3%,其中纺织业92家实现增加值65.6亿元,增长4.4%;食品加工业17家实现增加值7.7亿元,增长31.7%;光电产业7家实现增加值3.4亿元,增长54.8%。

图2:2015年各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速度(%)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纱、布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64%和4.21%,水泥产量同比增长5.57%。

表3:2015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万吨

105.4

2.64

万米

26251

4.21

食用植物油

36228

7.85

水泥

万吨

132.5

5.57

发酵酒精

千升

303.51

-95.8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1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实现利润总额28.7亿元,同比增长9%; 2015年规模以上纺织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7%;实现利润总额18.3亿元,同比增长-5.7%。

全年产业集聚区建成面积达13.2平方公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9.5亿元,增长14.7%,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4.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7%;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66.8亿元,增长12.8%。

2015年末,全县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9家,其中2级资质2家,3级资质9家,劳务分包8家。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实现产值8.9亿元,同比增长6.7%。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6399万元,同比增长45%。全县建筑业增加值6.8亿元,增长17.7%。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241亿元,增长19.5%。

图3:2015年各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速度(%)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9.43亿元,比上年下降65.7%;民间投资231.5亿元,增长33.1%。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9.1亿元,增长73.5%;第二产业投资173.8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投资38.1亿元,增长11.8%。

全年房地产投资2.7亿元,比上年下降64.3%。商品房施工面积3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1%。商品房竣工面积13.5万平方米,增长46.7%。商品房销售面积5.7万平方米,增长11.8%,其中,住宅销售5.4万平方米,增长12.5 %。商品房销售额1.7亿元,下降10.5%,其中,住宅销售1.6亿元,下降5.9%。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达到31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7个,本年新开工项目99个,新开工亿元项目72个。新纺公司11万锭智能纱改造项目、华星棉纺织公司25万锭特种纱及500台宽幅织机项目、鹏升公司退城入园项目、世卓世嘉光电公司年产4000万安时锂离子电池项目、鼎钢实业公司建设年产3600吨不锈钢阀门项目、立德伟业公司新建2200万件压电陶瓷项目、朝阳国际商务中心区建设项目、S103省道改线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全年产业集聚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比上年增长9.6%,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52.1%,对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6%。其中工业项目投资完成117.9亿元,占产业集聚区投资额的94.3 %;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完成4.9亿元。全年施工项目9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6个;新开工项目55个,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5个。

五、国内贸易

2015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6亿元,同比增长13.6%。分城乡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1.1亿元,增长11.9%;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4亿元,增长21.5%。分行业看,批发业12.6亿元,增长18.1%;零售业79.4亿元,增长12.3%;住宿业1.5亿元,增长41.2%;餐饮业19.1亿元,增长14.4%。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5亿元,同比增长7.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7亿元,增长7.1%。

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1.7亿元,同比增长6%。

2015年,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1亿元。其中:建设干线公路完成投资6030万元,农村公路完成投资4913万元。自开工累计建设干线公路15公里,累计建设农村公路132.3公里,建设桥梁 4座251延米。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 1599.6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43公里,农村公路1456.6公里。等级公路 1268.6公里,等外公路 331公里。

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465万吨,比上年增长12.9%,公路货运周转量15.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9%;公路客运量423万人,比上年增长5.8%,公路旅客周转量3.5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7%。

七、财政和金融

2015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7亿元,比上年下降35.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4亿元,同比增长12.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11.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0%,较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全年地方财政支出31.7亿元,比上年下降2.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3亿元,同比增长20.6%。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8.7亿元,比年初增加20.7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28.1亿元,比年初增加17.8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19.6亿元,比年初增加5.4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2.6亿元,比年初增加6.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59.9亿元,比年初减少1.97亿元;中长期货款29.1亿元,比年初增加8.1亿元。

八、教育

年末全县拥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所,当年招生291人,在校生1234人,毕业生335人;普通高中7所,当年招生3697人,在校生9132人,毕业生2564人;普通初中24所,当年招生8809人,在校生23535人,毕业生6853人;普通小学199所,当年招生13004人,在校生80328人,毕业生9126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当年招生14人,在校生9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5466人。

九、卫生

2015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4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7个,妇幼保健院1个,急救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检验所1个,村级卫生室399个。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65万人,参合率达99%以上。筹措新农合基金3.1亿元,全年基金支出2.5亿元,受益群众239万人次。其中,住院大额补助7.7万人次,补助金额1. 9亿元。门诊补助231.3万人次,补助金额6204.4万元。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5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6715元,比上年增长10.8%。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84元,比上年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708元,增长2.1%。其中,食品类消费支出5228元,增长2%,全年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比去年降低0.4个百分点。                                                    

全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86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工资性纯收入6858.7元,增长18.4%,家庭经营性纯收入5876.6元,增长13.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5708元,增长11.3%。

年末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人数43107人,其中,在职职工29152人,离退休人员13955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60396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43624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8770人,全年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人。

全年共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743.8万元,接受城乡医疗救助人数52092人次。

注:

1.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河南省)2015年新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