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5年泌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22-02-23 20:13 作者:admin 字数: 字
2015年泌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稳增长、保态势”作为首要任务,保持了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二五”的圆满收官。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2,198万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97,248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46,294万元,增长8.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18,656万元,增长12.7%。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9.4:45.1:25.5改变为26.7:40.1:33.2。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7.7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27,304元,比上年提高近2000元。
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元指        标绝对数比上年增长%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营利性服务业
非营利性服务业1862198
497248
746294
651488
94806
618656
80442
139984
26667
30990
14582
98066
2073538.6
4.5
8.4
8.5
8.1
12.7
4.7
7.7
7.1
12.1
4.2
23.5
16.02015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指        标绝对数比上年增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01.21.2食品101.91.9烟酒及用品104.34.3衣着103.03.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0.20.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0.80.8交通和通信100.3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0.50.5居住99.7-0.3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其中:食品类上涨1.9%;居住类下降0.3%。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02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0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02%。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460万元。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 18,765人。全年外出务工人员331,847人。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97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2,100人 ,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20,055人;全年共有215人领取失业保险金。
二、农  业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2,006公顷,比上年增长1.4%,其中小麦种植面积60,029公顷,增长1.97%。油料种植面积46,175公顷,增长9.52%。棉花种植面积1,262公顷,减少40.72%。蔬菜种植面积7,419公顷,增长0.65%。
全年粮食产量627,265吨,比上年增长6.84%。其中,夏粮360,666吨,增长6.74%;秋粮266,599吨,增长6.99%。油料产量156,690吨,增长22.54%。棉花产量1,040吨 ,下降40.71%。
全年肉类总产量100,786吨,下降1.47%。禽蛋产量25,713吨,增长9.29%。
2015年全县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吨产品名称绝对数比上年增长(%)粮食627265 6.84   夏粮360666 6.74     #小麦产量3605706.8  秋粮2665996.99    #玉米产量2182238.92棉花1040-40.71油料15669022.54    #花生产量12305028.64蔬菜275221 3.36 肉类总产量100786 -1.47 禽蛋产量25713 9.29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6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2%。大中型拖拉机6,455台,增长3.95%;农用运输车15,820辆,增长0.25%。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62,121吨,增长0.4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1,080万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9.26%,重工业增加值增长5.89%;公有制工业增长4.31%,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增长11.61%,高新技术增加值增长41.93%。
规模以上工业中,24个工业行业有21个增加值保持正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3.31%,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9.88%,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11.8%,纺织业增长14.1%,金属制品业增长12.9%,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5%,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12.9%,医药制造业增长16.8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23%,食品制造业增长12.7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要产品产量中,铁矿石原矿115.3万吨,水泥52.4万吨,小麦粉24.7万吨,精制食用植物油17.7万吨,纱2.3万吨,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701.1万平方米。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53.28亿元,增长8.59%;利税39.69亿元,增长6.27%。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共3个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行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7.69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3.13%。
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产品名称单 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铁矿石原矿万吨115.3-30.94小麦粉万吨24.7-0.02精制食用植物油万吨17.717.29方便面万吨3.416.76饮料酒万升499.160.38  其中:白酒(折65度,商品量)万升499.160.38软饮料万吨5.1-58.02纱万吨2.3-11.33  棉混纺纱万吨2.3-11.33鞋万双251.825.13        皮革鞋靴万双251.825.13人造板万立方米16.6-12.84纸制品万吨17.216.43甲醛*万吨10.13.16化学药品原药万吨034.83塑料制品万吨1.920.08水泥万吨52.419.86砖万块30162-84.53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万平方米68.93.5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万平方米701.1-1.79模具万套1.012.22灯具及照明装置万套(台、个)426.512.5电子元件万只13368.47.57全年建筑业总产值实现3,068,596千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86,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固定资产投资1,321,772万元,增长19.4%,其中,民间投资1,099,998万元,增长20.3%,占固定资产投资9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7,144万元,增长18.2%,第二产业投资778,775万元,增长26.9%,第三产业投资475,853万元,增长10.3%。全县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0,613万元,增长10.2%。
     2015年全县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亿元 行  业投资额比上年增长%农、林、牧、渔业 6.71 18.2采矿业 0.71 -27.0制造业 68.63 24.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8.94 55.9批发和零售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70 -67.6住宿和餐饮业 --- ---房地产业 18.80 15.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9.41-34.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6.85 373.3教育 0.3433.9卫生和社会工作 0.09 -75.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88,006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商品房销售面积554,672平方米,增长2.53%;商品房销售额160,775万元,增长4.42%。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75184万元,比上年增长13.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08054万元,增长12.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7130万元,增长14.2%。按行业统计,批发业销售额338006万元,增长12.0%,零售业销售额636118万元,增长15.1%,住宿业销售额18994万元,增长13.3%,餐饮业销售额121108万元,增长16.4%。
全年进出口总额273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2.9%。出口额2738万美元,增长123.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383万美元,增长8%。引进省外资金20.8亿元,增长8.2%。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国内游客375万人次,与上年持平。旅游总收入7000万元,下降2.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7000万元,下降 2.7%。年末全县共有3A级以上景区3处。年末共有星级酒店3家。
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收入30589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8794万元,邮政业务总量6147.12万元。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财政总收入88,289万元,比上年下降3.1%,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000万元,增长14.3%。全年税收收入50,439万元,增长5%,其中,增值税(地方25%部分)下降33%,营业税增长6.4%,企业所得税(地方40%部分)下降23.4%,个人所得税(地方40%部分)增长5.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71,012万元,增长9%。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4.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7.9%,教育支出增长5.1%,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6.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40.1%,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0.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171.4%。
2015年末泌阳县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536,278万元,增长6.53%。其中个人存款1,102,890万元,增长18.02%;单位存款412,623万元,减少9.93%;其它存款20,765万元,减少58.05%。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44,700万元,增长16.2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80,486万元,减少8.84%;中长期贷款余额264,214万元,增长64.26%。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5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 367 所。其中,小学332所;普通初中 30 所;普通高中 3 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进修学校)2所。全年各类学校招生34,451人,在校生134,098人,毕业生29,609人;小学招生 16,363 人,在校生80,617人,毕业生 11,744人;普通中学招生17,182 人,在校生50,028 人,毕业生15,876人;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906 人,在校生 5,453人,毕业生 1,989 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4,190人。“两免一补”安排资金11,280.8万元,资助困难学生 22,840人次。
年末全县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9个。重大科技专项2个。全年受理申请专利131件,授权专利87件,比上年分别增长52%和89%。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6项,争取省重大科技专项经费1000万元。全县共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
年末全县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项;拥有河南省名牌4个。全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2个;强制性产品认证企业1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2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3万台件;制定、修订国家标准2项;培育国家农业标准化项目2项。
全县拥有综合档案馆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20,900卷。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3个,公共图书馆2个,纪念馆1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
广播电台1座,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5%。电视台1座,全县有线电视用户7.5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402个(含个体诊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8个,妇幼保健院1个,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全县医院、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537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984人,注册护士757人;卫生机构床位数2,625张。
全年我县运动健儿在全省各项体育比赛中,共获得10枚金牌、16枚银牌、4枚铜牌。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65‰;死亡率6.35‰;自然增长率为5.30‰。年末总人口91.96万人;常住人口68.22万人。城镇化率36.6%,比上年提高1.64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43.95元,比上年增长9.8%。人均消费性支出17,201元,增长8%。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097.6元,比上年增长10.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451元,增长7%。
全年共有城镇居民6,558人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证金1,713万元;农村居民37,464人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证金4,726万元。全年救助城乡医疗困难群众51,124人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849万元。全县共有各类福利院床位数1,601张,收养1,575人。
十一、资源、环境
全县已发现的矿种为40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24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19种,其中能源矿种2种,金属矿种5种,非金属矿种12种。
全年营造林面积11,890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360公顷;退耕还林面积4,133公顷;参加义务植树56万人次,义务植树数量285万株。全县共有森林公园3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44.8%。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城乡居民收支增长为名义增长。
3、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河南省)2015年泌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